结论: 总体布局:非生产区布置在生产区西南侧,生产区和非生产区分开布置,由道路、围墙、绿化带隔开,不受生产区影响。 应急救援设施:搅拌等岗位未设洗眼设施。 职业健康监护:未提供2021年至2023年异常人员复查报告、离岗人员体检报告。 辅助用室:未设置更/存衣室,员工来自企业周边,家中更换衣服,同时企业配备宿舍,距离较远的可在宿舍更衣。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需重新修订;未严格执行《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制度》。 职业病危害告知:存在设置内容不全问题,告知卡内容缺少矽尘。 既往职业卫生评价建议落实情况:未设置更/存衣室。 应急救援设施 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化学性灼伤及经皮肤吸收引起急性中毒事故的作业场所,应设置洗眼设施,建议成型车间设置洗眼设施。 职业健康监护 (1)企业应严格按照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查体。查体应包括视屏作业人员,做到全员查体。若有新录用劳动者或是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变化的转岗者,用人单位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其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对于准备脱离所从事的职业病危害作业或者岗位的劳动者,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其进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职工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的内容和项目必须符合《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14)的要求。 (2)根据查体报告结果,对需要复查的人员进行复查,并将复查报告存档。 职业卫生管理 (1)收到本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结果之日起15日内,根据用人单位实际情况及本次评价检测结果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2)补充矽尘告知卡,如混料机、搅拌平台等地。 (3)建议重新修订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制度》。 辅助用室 车间增设更/存衣室,车间卫生特征3级的更/存衣室,便服室、工作服室可按照同柜分层存放的原则设计。更衣室与休息室可合并设置。
(1)加强培训教育,通过不断的培训学习,让作业人员充分认识到职业病防护的重要性,保证职工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正确使用防护设施、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2)保证个人防护用品与应急救援器材的完备有效,不得随意使用或挪作他用,由安全管理部门对个人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器材定期检查,对达不到标准的器材及时更换或维修。 (3)保证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完备有效,不得随意使用,由安全技术部对防护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对达不到标准的设施及时更换或维修。 (4)保证现场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和中文告知卡的清晰、完整,由安全环保部负责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 (5)根据实际工作不断填充相关资料,完善职业卫生档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