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项目名称 | 枣庄广阳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阳光电源北庄20MW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 |||
建设单位名称:枣庄广阳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 地理位置:枣庄市山亭区北庄镇大北庄村 联系人:李中强 | ||||
评价项目简介: 枣庄广阳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1月18日,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与境内合资),公司驻地为枣庄市山亭区北庄镇,主要经营内容为太阳能发电项目投资运行,项目总装机容量为20MW,该项目已于山东省发改委登记备案,备案日期为2014年8月26日,该项目为国家支持的清洁能源项目,已进入第六批可再生能源补贴目录,该项目在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当地社会及环境带来了积极意义,在节省燃煤、减少CO2、SOx、NOx、烟尘、灰渣等污染物排放效果上起到了示范作用,该项目潜在的节能减排效果为:每年减轻排放温室效应气体CO2约2万吨,每年减少排放大气污染气体SOx约8吨、NOx约8吨。 | ||||
现场调查专业技术人员 | 常兆猛、张壮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陪同人 | 李中强 | |
现场采样专业技术人员 | 常兆猛、张壮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陪同人 | 李中强 | |
现场检测专业技术人员 | 常兆猛、张壮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陪同人 | 李中强 | |
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工频电场。检测结果均符合限值要求。 | ||||
评价结论与建议: 2018〕第24号修正)等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规定,对枣庄广阳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阳光电源北庄20MW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得到以下结论: (1)建设项目未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2)经过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确定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工频电场。 (3)建设项目工种接触的工频电场强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4)建设项目的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设施和辅助用室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5)建设单位建立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组织生产人员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6)建设单位建立了职业卫生档案,制定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了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但是职业卫生档案未进行分类管理、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未接受职业卫生培训,基本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综上,该建设单位根据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了综合控制物理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当前能够满足国家和地方对职业病防治方面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在以后正常生产过程中,在采取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所提对策措施和建议的情况下,能够符合国家和地方对职业病防治方面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 建议:职业卫生管理 (1)加强职业卫生档案管理,按照《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的有关规定,对档案材料进行分类管理,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并在今后职业卫生档案管理中不断充实、完善和修订。 (2)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和劳动者应按时接受职业健康培训。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应当在任职后3个月内接受职业健康培训,初次培训不得少于16学时,之后每年接受一次继续教育,继续教育不得少于8学时。劳动者上岗前应接受职业健康培训,上岗前培训不得少于8学时,之后每年接受一次在岗培训,在岗培训不得少于4学时。 检维修及有限空间作业 (1)在设备检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外委)使用电焊时可能接触到高浓度的电焊烟尘等,所以在检维修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加强通风和降温。特别是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容易发生危害。 (2)建设项目在清扫、维修时存在有限空间(如化粪池等),因此用人单位应采取综合措施,消除或减少有限空间的职业病危害以满足安全作业条件。 1)组织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对有限空间部位进行全面辨识,建立档案。 2)制作有限空间警示标识,不经允许,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3)制定有限空间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卫生作业规程。 4)实行有限空间作业许可制度及作业票签发制度。 5)应对参加检维修人员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检维修作业现场和检维修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应采取的措施,检维修过程中应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及注意事项。 6)检维修前,应根据检维修项目的要求制定检修方案,根据具体情况识别、确定职业病危害种类,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检维修时,作业人员应按要求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7)在有限空间内填充物更换和设备检维修过程中带好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仪及防尘防毒口罩等个体防护措施。 8)在有限空间进行检维修时,应严格按照《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等相关规定进行。 (1)加强培训教育,通过不断的培训学习,让作业人员充分认识到职业病防护的重要性,保证职工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正确使用防护设施、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员工初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学时,继续教育不得少于4课时;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参加有关部门机构组织的取证培训。 (2)保证个人防护用品与应急救援器材的完备有效,不得随意使用或挪作他用,由安全生产部对个人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器材定期检查,对达不到标准的器材及时更换或维修。 (3)夏季为生产员工发放降温饮品、防暑药品及防晒护肤品,冬季为生产员工配发必需的防寒工作服、防寒手套等,适当减少巡检作业频率。 (4)保证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完备有效,不得随意使用,由安全部对防护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对达不到标准的设施及时更换或维修。 (5)保证现场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和中文告知卡的清晰、完整,由安全技术部负责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 (6)按要求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新招职工)、在岗期间、离岗时(离岗职工)、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7)加强对应急物品的经常性检查和维护,确保有效可用。急救箱内的物品和数量根据消耗及时补充,急救药箱的物品和数量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相关要求进行选择。 建设单位应加强外委作业劳动者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与外委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时应要求外委公司为劳动者配发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同时应要求外委公司定期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卫生培训等相关工作。建立外委作业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应将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健康检查、个人防护用品发放等资料存档,同时将外委作业劳动者纳入本公司职业卫生管辖范围内,与公司员工享有同等待遇。 | ||||
技术审查专家组评审意见: 1、补充用工来源及工作日写实的调查分析与评价; 2、细化生活用水供水管网、自动给水设备、水泵等技术参数调查分析与评价; 3、补充生活污水储存、处理方式及周边防护设施调查分析与评价; 4、补充高压配电室、SVG无功补偿室、二次屏柜室建筑结构、容积及通风设施调查分析与评价; 5、建议厂区设置风向标,明确职业病危害事故急救医院等; 6、补充屏蔽柜型号等技术参数调查分析与评价。 |
附影像资料: